中国椅子文化:一个坐姿的改变,影响了一个文明的内在心态
沙发尽管更为舒适,但其相对笨重的体型决定了这一种家具的使用场景比较单一。相反,椅子却以轻巧的身形,便于移动的特点,依旧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占据了主流的地位。
沙发尽管更为舒适,但其相对笨重的体型决定了这一种家具的使用场景比较单一。相反,椅子却以轻巧的身形,便于移动的特点,依旧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占据了主流的地位。
2000年的一个冬日,山西太原王家峰村的万亩梨园深处,一座尘封千年的北齐大墓重见天日。墓主人徐显秀,这位曾追随北齐神武帝高欢征战沙场的武安王,用满室彩绘壁画为自己构建了一个永恒的“地下剧场”。其中,北壁的《宴饮图》尤为惊艳:身着华服的墓主夫妇围坐榻前,乐伎奏响
暑气氤氲的午后,独坐在书房之中,享受着空调送出的丝丝清凉,心底却总觉缺失些什么。不经意间,翻开那本珍藏多年的宋词,泛黄纸的页间潺潺流淌的夏日意境,竟将我悄然拽入千年前那片清凉的世界。
相声名家刘宝瑞的经典段子《官场斗》里有这样一段让人捧腹的情节:阁老刘墉家贫,连家中最值钱的太师椅,虽说外观漂亮,竟也缺了半条腿,平日只能勉强摆着装装样子。偏有一天,九王爷召人来刘墉家议事,一进门就看上了这太师椅,忙不迭地招呼大家落座后,便大模大样地坐了上去,结